国际结构如何影响政府创新持续性:基于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
——“南粤讲坛”第135期暨庆祝行政管理专业创办20周年学术讲座第1讲
为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持续机制,厘清国家政权建设对地方治理行为的影响,9月29日下午,中山大学王清教授受邀莅临8818www威尼斯主讲“国际结构如何影响政府创新持续性:基于三个案例的比较分析”讲座。本次讲座由副院长万晓宏教授主持。
王清教授进行讲座分享
讲座伊始,王清就“新时代地方政府创新为何能持续”这一问题展开探讨。王清认为,传统认知中的地方创新因“人走政息”难以持续,但新时代地方创新不仅未停滞,反而呈现党建引领类创新占比提升、创新主体向基层下沉的趋势,需从国家层面探寻根源。紧接着,王清详细梳理既有研究的局限与理论突破方向,指出地方政府的“保守型进取”是创新持续的关键行为逻辑,同时点明中国单一制下“碎片化治理权”与“条块互赖”的结构特殊性。最后,她以“乡村振兴资金使用创新”“四川某乡镇社会治理创新”“中山‘博爱100’项目创新”这三个案例来验证理论框架,总结出两项核心结论:一是国家政权建设是创新持续的根本动因;二是创新持续具有场景依赖性,仅适用于社会治理类、上级重点关注的领域,且需警惕创新形式主义与马太效应。
现场观众交流
在互动交流环节,现场师生踊跃提问。针对“案例中领导关系与试点身份对创新持续的影响”“大湾区顶层设计下地方创新增多的原因”“创新形式主义与马太效应的缓解路径”等问题,王清均作出详细解答。
合影留念
讲座尾声,万晓宏作总结发言,对王清毫无保留地分享研究成果、展现出严谨的学术逻辑表示衷心感谢。他强调,本次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证价值,既构建了“国家政权建设—地方行为—创新持续”的三维分析框架,又通过三个差异化案例提供了鲜活经验,帮助师生厘清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核心矛盾,为后续学术探索提供了清晰路径。